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!
商务合作:19196450083 QQ群:475709268
     

搜索

投稿邮箱:scjyxxw@126.com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达州 > 幼教

【解读童心】“这是我的,凭什么给他”

时间:2019-02-28   来源:达州市金兰幼稚园   作者:网站编辑   浏览量:860
字体:      

不愿分享是很多两三岁孩子身上的典型表现。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分享?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养成爱分享的好习惯呢?听听陶老师怎么说吧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案例|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“这是我的!”“这也是我的!”妈妈拿出小西的玩具给小客人玩,妈妈拿一样,小西就霸道地抢回一样,妈妈很难堪,跟小西讲道理也没用,妈妈指责小西太自私,还生气地打了她屁股,可小西还是捂住玩具不撒手,哭着嚷道:“是我的玩具!”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分析|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小西的情况是3岁左右孩子身上的常见现象,我们不能将其理解成自私,它与孩子的自我建构有关。自我建构是孩子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,其牢固程度影响孩子一生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刚出生时孩子是没有自我的,他与世界浑然一体。两三岁左右,借助物品的归属问题,他开始有了自我与他人的概念。此时,通过占有属于自己的、可触摸的物品,孩子才能感知到虚幻的“我”的存在,进而,自我意识萌芽,自我建构开始。所以,当孩子大声宣告某一物品是我的,意味着孩子的成长进入新里程——他的自我意识产生了。父母不要难堪,而应感到高兴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此外,也有其他原因影响孩子分享。比如独生子女家庭,作为家庭核心的孩子习惯了独享;或者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的变化,邻居间很少来往,孩子甚至大人,都缺少分享的环境;而四五岁、已过了自我建构关键期的孩子,仍不愿分享,往往是之前大人强迫分享的后果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物品是孩子自我的延伸。只有当孩子占有自己的东西,他才有物品归属意识。物品归属意识强,孩子自我意识才强,自我建构才发展得好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重视自己物品的孩子,也会重视自我意识,他会很在意自己的想法与需求。假如父母无视这一原则,强迫孩子分享,会打破这种自我建构,造成两种后果:物品的丧失给孩子带来伤痛,孩子长大后易沉迷于对物品的占有,与人交往也易太自我;而在强迫下轻易放弃物品,无法保护、掌控自己物品的孩子,自我意识也会变得薄弱,长大后容易迷失自我,盲从他人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同时,这一时期对物品的占有也影响着孩子安全感及专注力建立。当物品从自己身边突然被夺走,或凭空消失,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;反之,持续拥有一个物品,孩子对物品的关注才会持续下去,进而强化孩子的专注力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建议|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物品只是一个媒介,只有当孩子既能占有它,也能离开它,才能获得更多成长。特别是对3 岁后的孩子,学会分享是他们需掌握的基本社交技能。那么如何在不强迫孩子、不影响孩子自我建构的基础上,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好习惯呢?1、满足占有=肯定孩子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对孩子来说,某些不可复制的特殊物品,如心爱的玩具,一定程度上代表着“我”,满足孩子对自己物品的占有,就是肯定孩子心中的“我”。即使处理孩子坏了的玩具、随手的涂鸦等,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不愿分享只是孩子这一年龄段成长的需求,所以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,放手让他自己决定是否与同伴分享、如何分享。只要父母乐于分享,做好榜样,孩子过了这一时段,自然也爱分享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不强迫孩子分享,但可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分享:比如教孩子通过交换的方式与同伴分享,而不总是孩子单向分享,这样孩子在分享中不至于有强烈的丧失感;或者带孩子与小区的小朋友分享一些并非独一无二的物品,如糖果等;每次孩子分享后,都给予积极的反馈,让他感受到分享的意义。ozU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

版权声明: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!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巴中人才网  巴中人才  巴中招聘网  巴中人才招聘网  巴中招聘  巴中求职  巴中找工作
热门推荐
最新浏览
全站排行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