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榴花照明眼,教育评价四川行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,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四川经验,引领和推动四川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,2021年6月18日,由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、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,达州市通川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承办的“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四川行动”高峰论坛,走进达州市通川区文华街小学,来自川内80所知名学校的领导和老师,共近300人参与本次论坛,共话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。
1、开幕式
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达讲话
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郑煜讲话
通川区教科局副局长杨华讲话
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校长李云贵致辞
2、经验交流
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主体是学校,校长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者。在开幕式之后的经验交流环节,来自通川区文华街小学、成都实验小学(西区)、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、成都高新区大源学校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等五所学校的校长,基于各校实践,向大家分享在探索教育评价改革之路上,取得的可操作性的特色成果。
达州市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校李云贵:《拥抱大数据,为综合素质评价赋能》
成都实验小学(西区)校长向尧:《小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“六爱”评价实践》
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校长马宏韬:《基于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师校本研修》
成都高新区大源学校德育主任黄莉:《阳光德育智慧评价》
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长陈霞:《五育质量内控制度建设》
3、主旨报告
成都师范学院教授、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邓达
作主旨报告。邓教授以《教育评价的“破”与“立”:构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基》为题,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、评价内涵的理解、四川省基础教育的实践性成果以评价的可操作性等方面,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在深化教育评价绿色环境下,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,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化考核,构建起基础教育评价体系。
4、圆桌论坛
深化教育评价改革,关乎教育发展方向,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。来自四川省卓越名校长工作坊和达州市名校长工作室的八位校长,从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出发,通过基础教育评价理念分享和实践探索,探讨问题导向,以评促教的发展路径。并深入认识评价的要求:改进结果性评价,强化过程性评价,探索增值性评价,健全综合性评价。让教育评价方便、精准地服务于教师、学生、家长。学校深化学业和学生评价,从而优化教育生态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寇忠泉(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校长)、杨柳(双流区西航港小学校长)、曾义兵(遂宁安居区东禅小学校长)、欧建(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校长)、黄刚(达州市大竹县第十小学校长)、龙道清(达州市通川区第三小学校长)、王琴(达州市通川区第四小学校长)、徐邦奎(万源市白沙镇小学校长)
5、总结闭幕
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有春对本次论坛作总结性发言,纵观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全局性,为了价值的可持续性推进,我们要深化评价本身的内涵理解,注重数据采集的价值取向,进一步提升理论支撑。最后,王博士宣读了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达州共识》。
6、特色课程展示
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,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立足中国实际,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一次重大制度突破和体制创新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,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管理,提升老师评价能力,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,将是全体文华人一直的追求。在教育改革之路上,文华人将继续奋进,优化完善,建构起一套更加科学、更加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为“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四川行动”呈现文华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