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传统文化艺术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,通川区第三小学以学生为中心开设巴乌这门特色课程,自开设以来,巴乌凭借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音色,深受三小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。
10月23日,通川区第三小学又迎来了《民乐浸润.多彩童年》民族乐器(巴乌)进课堂暨三年级开课仪式。在仪式上,副校长郝美琪说“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,使人变得优雅、和谐。艺术是我们的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,一个人如果懂得欣赏艺术,长期在艺术的氛围中接受熏陶,他必将会脱离低俗的情趣,形成高雅的品位”。
仪式上,首先由家长代表吹奏了《康定情歌》,听着这首广为传唱的民歌,眼前里浮现出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康巴汉子和康巴女人骑着马儿,在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驰的画面。巴乌合奏队演奏的《游击队之歌》让我们感受到了巴乌铿锵有力的另一种风格,也激发了广大少先队员热爱党、热爱祖国的热情。汪美町吹奏的《竹楼情歌》仿佛把大家带到了南方月光下的竹楼,看到了美丽摇曳的凤尾竹。最后,巴乌老师徐平吹奏的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体现了专业水平,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!
至今,民族器乐巴乌已走进通川区第三小学三年有余,几年来巴乌音乐课堂给三小的学生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和自信。坚信通过孩子们吹出的优美旋律,定能打开每位孩子的智慧之花、幸福之花!(通讯员 郝美琪)